Blog Details

  • Home  
  • 良良与M豆说良渚⑨丨玉琮、玉钺和玉璧

良良与M豆说良渚⑨丨玉琮、玉钺和玉璧

“良渚童huà”文化遗产创意奖暨第五届M豆原创绘本征集活动已经开始啦!我们将定期推出科普推文,以视频+图文的方式,为你科普良渚文化,快跟随我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吧!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良良与M豆一起,接着开启第九期科普旅程!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将对神的崇拜融入琮、钺、璧等玉器中,形成独特的玉礼器系统,用以区别阶层、标识身份、反映等级。

这套墓葬出土的玉礼器系统集中体现了王权与神权集于一身,是反山王陵中较为显赫的王族墓葬,反映了良渚社会是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国家形态。

良渚文明典型玉器——玉琮、玉钺、玉璧,以及各式各样的玉器配饰及其使用规则,为我们还原出良渚时期鲜明的社会等级分层。

玉琮

玉琮是良渚先民首创的玉器类型,它蕴藏着人们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中国古代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意思是祭祀与征战是国家的大事。在良渚社会,玉琮和玉钺就代表着祭祀与征战。

琮王,良渚文化玉器中品质最佳、体量最大、雕琢最为精美的玉琮,重达6.5千克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黄琮礼地”和玉琮上所雕刻的神徽图案在良渚文明中的重要地位都佐证了玉琮是祭祀的礼器。在王和贵族墓葬中,有些玉琮放在墓主头侧,有些佩戴在手臂。

多数学者认为,玉琮的功能与内圆外方的形状有密切联系,契合了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思想,圆表示天,方表示地。

玉钺

钺由斧演变而来,象征权力与威严,玉钺在良渚时期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拥有玉钺的是良渚社会权力的核心人物。

使用时,有单件和组合两种方式,组合式玉钺由玉钺、冠饰、端饰三个部分组成。到目前为止,组合式玉钺出土较少,数量不超过10件。因此,拥有玉钺的墓主正是墓葬规格最高的良渚社会权力的核心人物。

组合式玉钺

有学者研究认为,组合式玉钺与汉字中代表最高权力者的“王”字和代表男性长者的“父”字的象形文字有着密切的发展与演变的关系。

玉璧

玉璧从造型上看可能是对天体的描绘和物化,是良渚社会祭天的法器。在早期,玉璧直径小、形状不规则,渐渐发展至又大又圆,厚薄匀称。在玉璧随葬时,精致的玉璧会放在墓主的胸部与腹部,可视作专用的法器,而粗糙的玉璧则成堆叠在墓主的腿脚部位。

一些玉璧上刻有神秘图案,刻纹由站立的鸟、阶梯状高台和高台中异形图案等三部分组成,被称为鸟立高台。鸟立高台刻纹出现的时间大约是良渚文化晚期。据学者推测,这类纹饰应该是不能对外展示或告知的,是一种表意符号,或是人神之间沟通的密码。

鸟立高台